近年来,沐川县公安局聚焦社会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盗抢骗”等违法犯罪,在深耕善治中创新做法,在赋能实战中创新打法,以“沐心警务”推进深耕善治,以“智慧”刑侦提升传统侵财犯罪打击质效。2022年以来,沐川县街面犯罪案件破案率达100%。今年以来,沐川县刑事案件破案率达82.86%,传统侵财案件破案率达93.55%,全县农村入户盗窃发案同比2019年下降86.11%,城区入室盗窃发案同比2019年下降86.36%,“盗抢必破”的民生工程成效显著。
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沐川公安刑侦工作是如何做到传统侵财案件发案数、损失数“两降”,抓捕数、破案率、挽损率“三提升”的?又为何能做到“盗抢必破”?记者就此进行了探析。
科技赋能
从破案“长跑”到朝发夕破
今年4月,沐川县城区两天内连续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沐川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全面开展现场勘查、视频侦查、情报研判、调查走访等工作。
嫌疑男子使出“瞒天过海”伎俩,刻意戴上鸭舌帽、硅胶面具、手套等,企图混淆民警的视线,趁夜深人静之时入室盗窃黄金、手机等物品。嫌疑男子从受害人家出来后,通过摘帽、脱衣、装跛脚等方式打造“全新形象”逃离沐川县。办案民警依托视觉计算、大数据等感知源系统和侦查平台,开展全方位立体勘查,最大限度采集视频资料及痕迹物证,迅速锁定嫌疑人身份,不到24小时,在屏山县抓获犯罪嫌疑人并追回赃物。
关键时刻,沐川公安之所以动得快、打得好,离不开一套机制、举措相结合的“战术”。
沐川公安坚持“大脚板+大数据”理念,科学设置实兵防控层和数据封控层。城区以联勤警务站为中心,“135”快反机制覆盖主城区;乡镇以“所队合一”和责任区警务模式,不断优化实战防控措施。按照圈层封控理念,合理规划城区周边、环沐高速口、县域行政区划定边界,设计管控、封控、防控“三圈”,建成运行1000余路“天网”、卡口、智慧检查站等感知源,在高速口分别建成4个公安执勤点,初步构建数字侦查、实时预警、精准打击等模型,初步实现“车过留牌、人过留像、物过留影”的目标,让圈层防控落地见效。
主业之念
“案子不破,心里难过”
翻开沐川公安民警最近这一年的“出差地图”,目的地涉及辽宁、西藏、广东、海南等23个省区市。
2001年8月,沐川县底堡乡五通村一个小卖部的老板被人抢劫并杀害在房间内,犯罪嫌疑人作案后潜逃,从此销声匿迹。命案发生后,沐川县公安局迅速开展抓捕工作,但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和客观因素制约,案件侦破工作始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案卷早已泛黄,字迹也日渐斑驳,沐川公安民警虽几经更迭,但对该案的侦查却从未停止。
2023年4月,案件迎来转机,沐川公安发现了一条疑似该案犯罪嫌疑人在浙江居住过的重要线索,先后13次派员到浙江省温州市、宁波市等地开展工作。民警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走访排查,调阅了近二十年的档案资料,随后又辗转河南、陕西等地实地调查犯罪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地点及逃亡路线。最终,经过连续奋战,沐川公安在陕西抓获犯罪嫌疑人,“2001·8·20抢劫杀人案”得以告破。至此,沐川县命案积案逃犯清零,沐川公安在追逃及命案积案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战果。警务创新
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
传统“盗抢骗”等侵财案件,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安全感。沐川公安自推进“一村一警”“山湾平安哨”全覆盖以来,在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方面“履立新功”,让辖区群众真正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
今年9月中旬,沐川县底堡乡接连发生多起盗窃家禽案件。因案发地十分偏僻,周围现场无监控视频,警方调取沿途监控只发现一个红色可疑背影,可用线索少之又少,案件侦破陷入僵局。“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案件无小案”,民警依托村警、“哨长”,发动群众开展摸排走访、情报收集工作,最终获取到重要线索,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
今年以来,沐川县公安局党委提出“盗抢必破”理念,要求全县公安机关着眼“大民生”办好“小案件”,先后破获“熊某住宅被盗案”“县中医院住院病人手机系列被盗案”“乐西高速工地柴油系列被盗案”“挖掘机配件系列被盗案”“移动基站系列被盗案”等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的传统“盗抢骗”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张颖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