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慧)7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省人大制度研究会首批调查研究联系点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现场宣读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设立首批调查研究联系点的通知》,并为首批9个调查研究联系点授牌,标志着省人大首批调查研究联系点正式确定并开始运行,这是省人大继设立立法联系点、备案审查联系点、预算联系点等之后,又一次探索性的制度创新。
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省人大制度研究会按照“有研究能力、有人员力量、有合作意愿、有工作特色”,以及备选联系点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至少有一名省人大代表的原则,经过市州推荐、实地调研、综合比较,确立金堂县人大常委会、攀枝花市东区人大常委会、叙永县人大常委会、广汉市人大常委会、九寨沟县人大常委会、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蒲阳街道工委、南充市高坪区人大常委会清溪街道工委、眉山市东坡区人大常委会苏祠街道工委、资阳市雁江区人大常委会资溪街道工委为首批调查研究联系点。调查研究联系点将充分发挥其传递民声民意的“中间站”作用、助力决策参考的“直通车”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促进全省人大系统依法高效履职。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设立调查研究联系点的重要意义,在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中持续深化调查研究,稳中求进推动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发挥调查研究联系点在助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传递好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对人大工作、人大制度理论研究等的意见建议,在加强理论研究中做好宣传阐释,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要着力提升调查研究联系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上下联动,推动调查研究联系点与其他联系点、代表家站等的相互衔接、资源整合,打通人大调查研究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