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检察院“嘉·正和解五法工作室”,挂满墙面的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映入眼帘。这是群众对该院灵活运用民事检察“和解五法”,主动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充分肯定,也是该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该院创建工作室、坚持“五心”服务,成功化解民事检察监督案件40件;成功监督民事案件执行,案款500余万元;为农民工追讨回薪资300余万元;创建案件当事人“自主点单”选择和解人员机制……一件件举措,一组组数据,折射出该院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和解五法”工作机制;一次次和解,一面面锦旗,书写出新时代民事检察工作优异答卷。
助力讨薪
为群众解决“烦薪事”
“感谢检察官帮助我们追回了欠薪,心里终于踏实了。”日前,收到欠薪的王某、王某某等人给嘉陵区检察院赠送了一面绣着“人民检察为人民”的锦旗,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据悉,王某等4人在嘉陵区某酒店从事厨师、服务员等工作。从2020年起,该酒店以经营困难为由,欠发工资,共拖欠4人劳动报酬6万余元。
因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几人也不知如何起诉,偶然听人说起检察院可以管这个事情,王某等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分别向检察机关求助。承办检察官一方面耐心疏导王某等人的情绪;另一方面,承办检察官实地走访酒店,查实情况后,随即将案件并案化解。随后,找到酒店法定代表人了解案件情况、酒店经营状况、酒店债权债务情况,并组织双方协商。
该院在组织协商过程中,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消除了酒店“无钱就不支付”的错误认识。酒店法定代表人表示愿意积极支付并提出分期支付方案,检察官又多次与王某等4人沟通,分别站在当事人双方角度进行沟通,最终,王某等4人同意分期支付,该案于2023年11月全部履行到位。
这是该院采用“和解五法”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2023年初,嘉陵区检察院成立“嘉·正和解五法工作室”团队,由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担任工作室负责人,组建了以员额检察官为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援助律师、人民调解员、特邀检察员、资深法官、心理咨询师参与的民事和解团队,为体现公平公开公正,案件当事人双方可以“自主点单”选择案件和解组成人员。
在工作中,该院积极探索“和解+”模式,将更多的元素引入调解,寻找化解症结的最优解。“和解+司法救助”将司法救助引入到检察和解,借助司法救助救急纾困,有效帮助缓解矛盾;“和解+公开听证”将听证与和解相结合,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听证员等社会第三方力量融入检察办案,邀请更多第三方参与案件评价,便利群众表达诉求,以公开公信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多方联动
为企业服下“定心丸”
“检察院将以《关于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工作意见》会签为契机,构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合力,确保检察权、行政权依法行使,从源头上促进依法行政、减少行政争议,实现案结事了政和。”该院常务副检察长杨冬在与区司法局召开的联席会上说道。
为了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政和,该院先后与多部门签订联动协助备忘录,建立“1+4+N”联动协助机制,着力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此次联席会,正是凝聚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保护合力,实现案结事了政和的有力例证。
南充某驾校在其微信公众号简介中宣传其驾校是“南充办学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驾校”。南充市嘉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宣传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的规定,决定对该驾校作出罚款三万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
针对行政处罚,某驾校向南充市嘉陵区司法局提起行政复议,南充市嘉陵区司法局邀请检察院派员参加对此案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
检察官在经过走访了解后,一方面告诉某驾校要继续依法合规经营,检察院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来解决此事,在法律的框架内,为企业争取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该院与区司法局主动邀约行政机关、涉案民营企业进行协调工作会。会上,检察官阐明了驾校已第一时间对公众号违禁用语进行了整改和删除,且该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少、阅读量不大,该宣传用语也未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同时,检察官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该驾校目前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今面临较大数额罚款,可能致使企业经营上举步维艰,检察官建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能否依法降低处罚标准,使企业能够维持生存。
最终,双方以法律为依据,达成了降低处罚标准的共识,某驾校主动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2023年以来,“嘉·正和解五法工作室”团队通过与相关单位建立的协作机制使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8件,案件当事人向检察机关赠送锦旗3面。
排忧解难
为伤者维权显担当
“检察官经过多方取证,找到了我受伤的确实证据,还支持我起诉,最终使我获得了7万元赔偿金。”张某说道。
此前,张某晚上在人行道上行走时,因街面施工材料摆放不规范,导致她被钢管绊倒腿骨受伤,住院用去医疗费2万余元。事发后,张某找施工方索要赔偿,但由于无法举证证明自己受伤的原因,再加上案发时是晚上,周边无目击证人,张某因自己取证能力较弱、一直无法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也一直未获得赔偿。提起民事诉讼确有困难,张某向法律援助律师申请调取证据,但律师也未能成功获取到有效证据,张某遂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
该院受理后,主动作为,先后到张某的家中了解情况,到案发现场勘查、调查周边居民、依职权向案发地附近一家银行机构调取了监控录像等,收集到了申请人张某因钢管绊倒受伤的确实证据,张某遂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该院同时提起支持起诉。
案件进入法院审理环节后,为充分体现检察办案温度,该院以“如我在诉”之心,与区法院共同组织双方当事人多次协调沟通,疏通当事人的心结。最终,当事人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施工方自愿赔偿张某人身损害赔偿金7万元,张某向法院撤回起诉,并向检察院赠送锦旗1面。
“‘嘉·正和解五法工作室’团队切实做到接待来访热心、听取陈述耐心、询问情况细心、化解矛盾全心、排忧解难诚心的‘五心’工作态度,赢得案件双方当事人认同、理解和支持,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检察温度,努力让基层民事检察监督‘第一站’变成矛盾化解的‘终点站’。”杨冬介绍道。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