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树标识牌 受访单位供图
方菲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郝飞 见习记者 李霜霜
11月25日早上,天气晴好。记者一行驱车离开剑阁县下寺镇,出发前往剑阁县翠云廊。古往今来,翠云廊的美誉实在太多——前有清代诗人乔钵“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的百年咏唱,后有“世界奇观”的高度赞誉。
翠云廊以普安镇为中心,分西段、北段、南段三段,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到昭化。
“翠云廊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唐天勇向记者介绍。“翠云廊现存古树7700余株,平均树龄1050年,最高树龄达2300年,始植于先秦。”翠云廊解说人员蒲元彬介绍。
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名木?“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坚决打击破坏古树及其生态环境的各类刑事犯罪;另一方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县境内古树名木开展普查,为它们建立了‘一树一档’电子数据库,让每株古柏都有了‘身份证’。”剑阁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黄莉告诉记者,剑阁干部群众也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古树。
记者随即扫描剑阁翠云廊最著名的古柏树之一“剑阁柏”的身份证二维码,手机立即显示出这棵2300岁古木的植物信息、古木属性及位置,内容十分详细。
同时,剑阁县检察院还与林业部门深入践行“林长+检察长”制度,共同建立“古柏资源保护检察工作站”,在翠云廊和拦马墙设立“古柏资源保护基地”,多点位、全方面为古柏保驾护航。
在密林间行进着,一块红褐色展示牌吸引了记者注意。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视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临行前,他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时刻激励着新时代的护柏人。”黄莉告诉记者。
2023年11月,由广元市检察院牵头,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南充、巴中,以及陕西汉中、甘肃陇南等地检察院联手共建跨区域协作机制,检察机关对翠云廊的保护工作驶进了快车道。
绵阳市梓潼县作为翠云廊西线起点,其境内的纯古柏林中,成片的古柏蔚然深秀,2300余年树龄的古柏王苍劲如龙,这里被誉为“古柏大观园”“森林活化石”。
“从地理上,梓潼翠云廊位于七曲山系,与七曲山共同孕育出梓潼县的历史文化,梓潼县检察院立足该地特色,对文物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体保护。”梓潼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廖小舟表示,该院加强“府检联动”,形成守护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合力。
古树名木和历史遗迹共同见证了千年的沧桑巨变,连通着过去、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