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毅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唐万贵)记者昨(12)日从攀枝花市中院获悉,该市两级法院在主题教育检视整改环节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群众关心的“小事”,探索建立“多方联动、分层过滤、分类化解、分级解纷”的物业纠纷化解新路径,着力提高纠纷化解效率,物业纠纷案件同比下降29.74%,营造了和谐、舒适、幸福的安居环境,助力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建设。
专项调研为纠纷化解“把脉开方”。攀枝花法院剖析2019年以来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找准纠纷类型多样化、物业公司服务理念薄弱、业主缺乏公共责任意识、司法裁判难以权衡多方利益等纠纷产生原因,从细化监管措施、完善物业合同、加强法律宣传、强化追究公司业主违约责任等6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化解物业纠纷共画“同心圆”。攀枝花法院加强与住建、司法、街道社区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组织召开物业纠纷协调会,集体研判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和物业纠纷化解难点堵点,凝聚化解合力。完善“委托调解+立案时释法明理+特邀调解员调解+法官诉前调解+法院司法确认”的物业纠纷化解机制,主题教育以来成功调解结案63件、调解后撤回起诉462件。
搭建物业纠纷化解“快车道”。攀枝花法院依托“四川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等平台,开展线上立案、在线调解、远程开庭,“隔空”化解物业纠纷,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以“法官+法官助理+书记”人员组合为基本单位,优化完善民事速裁机制,灵活运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审理,快速形成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的要素式、表格式裁判文书,成功化解物业纠纷636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17.07天,执行完毕157件。
探索物业纠纷化解“新途径”。攀枝花法院鉴于物业纠纷数量大、涉诉群体化、争议焦点趋同化等特点,对西区星瑞时代广场、仁和区和润小区的系列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创新开展示范判决,充分发挥判决确定规则、指导调解、预防和化解同类纠纷的作用,类似纠纷通过调解撤诉方式结案,诉源治理取得较好成效。构建“法官+网格员”矛盾调解机制,畅通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沟通渠道,做到问题“格”中办、矛盾“网”中解。就业主诉讼中反映强烈的停车场管理、安保卫生、物业收费不合理等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地为全市27家物业公司开展专题法治宣讲,邀请物业服务公司、业委会委员、业主旁听庭审6次,集中开展现场法治宣传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