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法院打造“1+N制度”“三端口”“四环节”的执源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法院主导、多元参与、齐抓共管”的执源治理新格局,成效明显。今年1至9月,新收首执案件数3980件,同比下降14.17%。
“1+N”制度环环相扣,源头解决综合治理。郫都区法院“一把手”抓执源治理,推动平安郫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以该《意见》为核心,制定了4项外部联动机制、16项内部协同规范。自今年8月底成立打击拒执犯罪办公室以来,郫都区法院传唤拘传72人,司法拘留36人;先后召开 2次立审执联席会,着力解决内部协同不畅导致的执源治理难点堵点。
三个端口分层过滤,执行案件大幅减少。前端化解,推进多元解纷。充分利用“大调解、大联动”平台,实质化运行法治指导员制度、各类多发纠纷联动联调机制。中端排解,推进“执破融合”。推动在办或已终本的执行不能案件转入破产程序,助力“僵尸企业”快速出清。今年,截至目前,郫都区法院受理破产案件4件,预计推动执行案件实结220件。末端疏解,推进“随案执行”。将自动履行率纳入法官年终绩效考核,提高裁判文书可执行性。今年1至9月,民商事案件首次申请强制执行案件2739件,民商事案件生效8457件,民商事自动履行率为67.61%。
四个环节同时发力,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诉前环节调解督促履行,加大调解文书主动履行的考核权重,促使审判法官在调解时充分考虑调后的执行问题。诉中环节告知执行风险,立案前发放《督促自觉履行通知书》;民事判决书、调解书明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执前环节控制财产促执行,成立保全团队集约处理保全事务,保全率纳入审判法官年终绩效考核。执行环节司法惩戒促到位,每周四集中司法惩戒,综合采取传唤拘传、司法拘留、罚款、移送拒执犯罪线索等强制措施。今年1至9月,保全案件数为2402件,同比增长51.8%,保全率为21.8%;传唤拘传116人,司法拘留60人,移送拒执犯罪线索3人,判决拒执犯罪1人。 郫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