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法务中心揭牌成立
四川某公司负责人给南充市嘉陵区法院法官黄英鹰(右)送来锦旗
金秋时节,走进南充市嘉陵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只见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在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南充基地,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商用车整齐排列,待检验合格后发往全国各地。在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剑杆车间内,高速智能剑杆织机开足马力快速运转,纺织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着机器设备,一根根雪白的丝线变为一匹匹光洁的丝绸。
南充市嘉陵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是嘉陵区围绕南充市委、市政府“155”发展战略精心打造出来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该小镇已建成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四大产业集群,形成了坚守实体经济,强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然而,“双轮”的摩擦也在不断发生,如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法治环境,已经成为嘉陵政法人面临的新课题。
开拓创新 工业园区布局法务中心
“今后企业不用出园区便可享受法律服务,着实方便!”2022年6月27日,南充市嘉陵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法务中心揭牌成立,标志着南充首个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落成运行。这是嘉陵区委政法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企业需求、服务工业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切实举措。
该法务中心以服务园区企业为重点,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机制,整合区级政法各单位相应职能,设置巡回审判庭、派驻检察室、“警政企”联防联动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综合办公室5个职能部门,履行法律咨询服务、民商事案件审理、涉公益诉讼检察、矛盾纠纷调处等职责,切实解企忧、办实事,以更有力的法治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过去,企业需要咨询法律问题,跑了这家跑那家,现在只需要来法务中心就行。”该法务中心负责人说,法务中心受理后,会根据企业反映问题的具体情况现场答复,也可预约相关职能部门现场或专网视频对接连线答复。
立足实际,该法务中心创新设置了法官工作室、检察官工作室、法务中心警务室、调解工作室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采取派单式、预约上门、热线和网络服务等方式,提供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通过企业“点单”、工作人员“上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端口前移、服务下沉,引导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以法治“微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大气候”。
南充市嘉陵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文强介绍,以嘉陵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法务中心成立为契机,该区进一步深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问诊把脉”,开出“法治良方”。该法务中心在统筹协调中当好“指导员”,在服务企业中当好“普法员”,在矛盾化解中当好“协调员”,在公平竞争中当好“引领员”,为嘉陵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前置调解 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今天请黄法官来参观我的企业,就是想告诉法官,我的企业已经进入正轨,马上投产,希望能为嘉陵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四川某公司负责人一边说,一边将一面绣着“高效定纷服务企业 倾心调解认真负责”的锦旗送到南充市嘉陵区法院法官黄英鹰手里,感谢法官为维护其合法权益作出的努力,让当事人感受到效率、公平和正义。
原来,四川某公司在嘉陵区修建厂房,因厂房质量问题,未将剩余工程款支付给承建方南充某公司。南充某公司起诉四川某公司,嘉陵法院判决四川某公司向南充某公司支付剩余工程款,四川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四川某公司在上诉过程中又起诉南充某公司,要求对厂房漏项和未施工部分进行鉴定,同时要求南充某公司对延期交付工程赔偿损失。受理案件后,黄英鹰多次翻阅卷宗,认真梳理案情,与当事人反复沟通,从案件事实、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法律适用等方面释法说理,同时以法融情,劝导双方互谅互让,换位思考。最终,在黄英鹰的努力下,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达成调解,一起历时7年的纠纷得到解决。
南充市嘉陵区法院将继续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发挥调解优势,减轻企业诉累,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为促进嘉陵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合规经营 检察官讲“风险防护”课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讲解深入浅出,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对企业预防法律风险和提升管理质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9月26日,南充市嘉陵区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杨冬走进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为该公司员工送去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座。课上,杨冬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企业合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法务人员对企业的作用、法律事件对企业的影响、法律风险的防范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企业在重大决策、内部管理、谈判和庭审等多个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如何堵塞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如何规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这是一直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也是检察院努力的方向。”南充市嘉陵区检察院检察长邹刚说,通过对园内企业的深入调研,检察机关发现,不少企业对“合规经营”的概念较为模糊,更无从谈起相关制度建设和法律风险规避。为此,该院多方联动建立工作机制,协助企业深入了解合规经营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尽量规避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警力下沉 全力守护一方和谐平安
南充市嘉陵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法务中心建立后,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分局汽车特色小镇警务室也入驻该中心,3名民警长期驻点工作,为企业以及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走进该警务室,只见桌上摆放着禁毒、反诈、森林防灭火等宣传资料,民警陈春旭正在办公,从事公安工作多年的他,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这里,企业及群众根据需求可以享受免费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法律服务,就地就近就早解决大部分涉警需求,提高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园区内,每天有上百辆车辆来往,乱停乱放现象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乱象,警务室民警发挥交警职能职责,认真做好道路交通秩序维护。“通过法务中心驻点民警对交通秩序的维护,目前园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大大缓解,为园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园区某企业的一名员工说。
警务室以法务中心为依托,将“服务接待、调处矛盾、解决求助、走访摸排、信息采集、打击犯罪”多功能合一,实现警情第一时间处置、矛盾第一时间化解、违法犯罪第一时间打击,全力筑牢风险防控屏障,营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
法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民警入驻法务中心,与其他部门形成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着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法治体检 做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近日,南充市嘉陵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商联联合举办嘉陵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合同风险防范”法治讲座,40家民营企业参加。讲座中,四川鑫中云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围绕企业合同风险防范主题,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法律关系,指出企业在经营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提醒企业经营者提高法律意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是南充市嘉陵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活动之一。为开展好此项活动,南充市嘉陵区司法局选派辖区20名优秀律师成立“嘉陵区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咨询问答、书面交流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
“我们主要是从政策宣讲解读、法治环境保障、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职工维权、风险防范化解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南充市嘉陵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该局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关注民营企业法治需求,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帮助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将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努力为嘉陵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杨林 杨晓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