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涉外商事审判“第一案”公开宣判 成都中院供图
成中宣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冰玉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成都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找准工作定位,主动融入“大盘子”“生态链”,抢抓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发展契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天府中央法务区落地开花、创新发展,布局了成都知识产权法庭、成都破产法庭、成都金融法庭、成都国际商事法庭等专业化审判法庭,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知产法庭 让创造者秉持初心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实践保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是促进社会科技文化繁荣的有力措施,也是人民法院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成都知识产权法庭是我省最早设立的专业法庭。201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并跨区域管辖相关知识产权案件。这一年,成都知识产权法庭的新收案件有3056件。而在去年,该法庭共计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728件。
过去五年,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案件近3万起,所涉领域不断拓展。除常见的著作权、商标权纠纷等,还受理了专利、技术合同纠纷及商业秘密、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不正当竞争、集成电路布图、垄断等疑难复杂案件。去年,成都法院不断加强专精特新高标准权利保护,成功审理审结多起涉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的典型案例,着力打造影响地区、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
知产法庭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法为先、以案促调、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原则,充分对标对表、加固底板,紧扣社会发展、严把案件质量,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典型意义的优质案例。“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等与成都财智办公用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被评选为2021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成都求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成都恋上爸爸炒料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等12件案件被评选为2021年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及2017年至2021年四川法院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诉四川金口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2022年全国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通过释放精品案件的裁判指引作用,树立了正确的司法裁判思维,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蓉”乃地标,“知”以赋能,“蓉知”司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面对案件难度逐年增加等困境,知产法庭不断探索权利保护更优路径,实现短板补齐、长板延长的知识产权现代化司法治理体系革新。例如,构建可视化、专业化、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技术事实查明中心”,探索引入“实物证据3D建模系统”及“技术调查官流动站”,建立符合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查明特点的创新审判新模式。另外,在知识产权快审机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蓉知·蓉智”要素化智慧审判系统,拟实现知产类型化案件的要素式、批量化、智能化处理。
破产法庭 让受困者找回信心
实施破产制度,补齐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的短板,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市场主体的救治和退出,截至目前,全国已成立17家破产法庭,成都破产法庭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受多方因素影响,企业纾困愿望迫切。对此,成都破产法庭主动聚焦贯彻落实中央“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积极研判依法适用破产程序化解房地产停工项目矛盾纠纷的可行性和风险点,深入推进房地产停工项目破产化解工作。
去年9月,全市法院确定了首批试点房地产停工项目,11月,成都法院推动举办第四届破产法治·天府论坛,就当前形势下房地产行业的破产保护相关问题,与省高院、省法学会、成都理工大学破产法与企业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研讨并提出参考解决方案。目前,通过超常规推动,停工项目已取得实质进展,11个首批试点项目实现复工续建3个、权证办理3个、挂网处置资产2个;其余项目可在今年4月前取得复工续建、权证办理、处置资产等实质性进展。
破产案件往往涉及盘活资源、资产重组、职工安置、社会稳定等多重问题,如果仅靠法院单打独斗,难以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去年,成都中院推动市委将深化破产审判改革纳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总盘子”,与23家市级部门共同签署《关于支持深化破产审判改革 提升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建设能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府院联动”机制。通过深化行政公共服务与司法保障互联互动,增强破产办理的整体协同和区域协作,提高市场主体重组重整、出清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成都破产法庭加强跨区域破产协作,与重庆破产法庭签订《合作备忘录》,就完善破产审判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与运用等方面建立协作协调机制,努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
金融法庭 让投资者更有决心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高地,成都目前拥有104家A股上市公司。2018年以来,成都中院在全国率先探索以专业化为主线、以国际化为标准、以智能化为支撑的金融审判“三化”改革,构建专业化审判机构成都中院金融庭,由原民二庭更名而成,后又更名为成都金融法庭。成都金融法庭于2021年4月9日在天府中央法务区挂牌成立,助力成都打造坚实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前沿阵地。
自成都金融法庭成立以来,受理金融类案件11009件,审结8698件,涉及金融机构360余家,涉案金额达1496亿余元,为成都进入“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行列作出了积极贡献。金融审判改革“成都样本”也受到各方充分认同,改革经验被最高法《司法改革动态》刊发推广。
中小投资者遇到纠纷,却碍于薄弱的专业知识而无从维权怎么办?大多数涉及中小投资者的金融民商事案件都具有原告数量众多、居住地分散、案件专业审理难度大、1个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会引发数量巨大的系列案件的典型特点。为此,成都中院积极应对证券基金群体性纠纷化解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探索涉众型纠纷化解新途径,建立了中西部首个证券基金群体性案件智审平台,并于2022年3月10日嵌入自主研发的“天府蓉易诉”在线诉讼平台,全面打通中小投资者“一站式”维权通道,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2022年5月,一名上海投资者对成都某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提起诉讼要求索赔。针对案件时限紧迫及成都疫情彼时紧张的特殊情况,成都金融法庭依托高效便捷的线上调解平台,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了调解,这也是我省首单“总对总”证券期货纠纷在线诉调对接调解成功的案件。
国商法庭 让参与者感受诚心
2022年5月16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公开审理了原告新康泰旅行社(马)有限公司与被告港中旅国际成都旅行社有限公司委托合同纠纷一案,敲响了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涉外商事审判“第一槌”。此案中,原告主张2015至2016年间为被告提供了境外旅行地接服务,但被告未支付有关费用;被告辩称与原告不存在委托合同关系,且原告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
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此案由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通过“天府蓉易诉”在线诉讼平台在广东远程参加庭审,被告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在法庭参加庭审,庭审过程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最终,成都中院查明了委托关系、团费催要和支付等事实,依法判决被告港中旅国际成都旅行社有限公司向原告新康泰旅行社(马)有限公司支付团款178703元及利息。
本次庭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后,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收到原告境外企业发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对国际商事法庭通过信息化手段高效快捷审结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市场主体权益表示肯定,被告也表示将服判息诉,本案得到实质性化解。
2022年4月22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揭牌运行,这是继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挂牌成立后,全国第三个在地方设立的国际商事法庭,也是全国第一个跨域集中管辖全省涉外一审民商事案件的国际商事法庭。
记者了解到,除了不断提高涉外诉讼程序便利化和裁判可预期性,高效率融入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之外,成都国际商事法庭还主动融入大发展战略布局,突出服务保障功能,高水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入钻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特点和多发案件规律,依法妥善化解纠纷,以法治护航“一带一路”经贸往来。同时,高标准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