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罗孝伟
拼经济关键是拼产业、拼环境、优服务。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
今年以来,蓬溪县政法系统将“拼经济、搞建设”作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按照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及市委、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蓬溪县2022年营商环境对标赶超工作方案》,以“拼字当头、产业为重、环境为先”的政法拼经济谋发展理念,开展政法拼法治服务、拼法治保障、拼法治环境,全力拼出蓬溪良法善治、平安稳定、风清气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好状态,让企业安心生产、专心经营、放心投资,用法治软实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全县、全市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作出政法贡献。
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建设场景
拼法治服务 让企业安心生产
拼经济、稳大盘,需要高质量法治服务相随。
11月8日,蓬溪县经开区锂电特色产业园龙蟠科技旗下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有条不紊操作仪器忙碌生产;车间外,一辆辆装载超级磷酸铁锂材料的车辆正整装待发。厂区内外忙而不乱,洁而有序。
20天前,该公司二期项目正式投产。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总投资25亿元的15万吨磷酸铁锂一二期生产线从“纸面”走向了“地面”。“要是没有一个好的法治环境,我们一二期项目很难提前2个月就顺利投产!”该公司综合管理部高级主管靖辉明深有感触地说道。项目启动后,蓬溪县政法各部门全程介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送法服务,帮助企业走上法治化道路,有效缩短了项目建设投产时间。
企业和干部职工的法治需求就是政法服务拼经济工作第一要求。依据市、县关于高质量推动“拼经济、搞建设”重点工作的意见,在蓬溪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督导指导下,全县政法部门聚焦“为企业纾困解难救急和稳就业扩就业”,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发挥“两所一室一庭一中心”驻地优势,打通政法下沉服务企业“最后一米”,将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落到实处,以优质政法服务让企业安心生产。县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为企业开辟诉讼“绿色通道”,采取企业填写《诉讼费退费信息确认书》,一招解决“退费难”“退费慢”问题,为满足方便乡镇企业的法治需求,还推行“一镇一法官”工作制度,在乡镇、街道建立法官工作站,探索形成网格覆盖无死角、纠纷调处不延迟、服务中心零距离的诉源治理新机制,为辖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县检察院制定《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管理办法》,落实项目秘书机制,压实检察官对口联系企业责任,派遣检察干警担任企业秘书;县公安局在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定制化服务,做到一站一次办结;县司法局组织以党员律师为骨干的法律服务顾问团,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支撑,开展“法治体检”,从源头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
全县政法部门先后就琪英菌业、翔丰华科技、龙蟠科技等重点民营企业提能扩产提出法律意见,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833人次,受理农民工讨薪、工伤等维权案件48件。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大幅压缩。便民服务通过四川微法院立案171件、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立案28件。形成了支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政法服务受到企业和干部职工一致好评。
拼法治保障 让企业专心经营
“拼经济、搞建设”,需要高质量法治保障相伴。
法治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必须以良法善治为基础。蓬溪县政法系统将市场对法治的评价作为政法服务拼经济第一标准,紧紧围绕“依法严惩涉企违法犯罪、助力企业防控法律风险、加强企业产权法治保护、强化民营企业法治保护、方便市场主体依法维权、妥善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持续优化行政执法监督、开展重点案件督查督办”等方面,推出系列保障举措,切实用法治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依法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拼经济、搞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县法院坚持“公正与效率”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灵活运用执行措施,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印发《蓬溪县人民法院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实施方案》,打击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涉黑恶违法犯罪,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13件,审结171件,结案率80.2%。审结涉电诈类案件9件14人。办理涉企业商事纠纷案件1000余件。涉金融债权案件执行到位8953.11万元。出台的《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决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促成小微企业与债权人达成和解140多件。
县检察院持续开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各类针对民营企业的串通投标、合同诈骗、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从优从宽,精准运用司法政策,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积极开展“涉非公经济案件立案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坚持依法能不诉就不诉,有效保障了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使其可以专心经营。
县公安局健全创优营商环境“治安联防、矛盾联调、服务联心、信息联通”“四联机制”,探索创新“一二三四”工作举措,深入推进“警企共建”,将勤务指挥体系、企业沟通交流平台与推行的“一企两警”模式完美融合,有效破解了企业流动人员漏管失管、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涉企案件易发多发等难题。为企业开展各类巡逻防控400余次,调处各类涉企纠纷180余起,为农民工、周边群众、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拼法治环境 让企业放心投资
拼经济促发展,需要高质量法治环境为基。
当前,蓬溪县正抢抓实现“双碳”目标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抢抓遂宁强力打造千亿锂电产业集群契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文旅融合知名县、建设绿色智造先进县“锂电之都拓展区”,打造成渝地区重要节点城市,高质量推动“拼经济、搞建设”,为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提供更强大的绿色动能支撑。蓬溪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为全县“拼经济、搞建设”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此,蓬溪县政法系统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全力拼法治环境优化。
为落实好法治服务保障全县重大项目顺利开展,蓬溪县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督导指导作用,对全县8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坚决防止因评估不到位、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顺利实施。同时,充分运用“调解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在88个全县重大项目中设立调解小组,跟踪项目建设全过程排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的矛盾纠纷,及时予以协调化解。今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5件,有效确保了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蓬溪县委政法委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充分发挥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利用全县20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统筹整合两级便民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等,实现组团式服务管理效能;利用县乡村组四级社会治理网格推进网格管理全要素,突出以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推动“雪亮工程”“天网工程”“慧眼工程”及社会面监控联通融合,共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1.73万余个监控探头,有效实现全县“社会治理一张网”;融合“网格”+“警格”构建管理新体系,科学划分857个全要素网格,嵌入融入村(社区)网格治理。推行“指挥长+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志愿者”模式,实行“一格一警两辅三员”,完善“格内自防、格间联防、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推动实现治安要素的动态化掌控、精细化管理;大力开展以案释法、现场普法、法治讲座等活动,高标准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浓厚氛围。目前,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2%,侵财案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5.8%和17%。
有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才能放心投资,创业创新创造动力才能不断迸发。
11月9日,2022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再传喜讯,蓬溪县成功签约企业投资金额55亿元,一批新能源头部企业纷纷“踏”势而来。
据统计,今年,蓬溪县共实施了县级重点项目88个,总投资48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5.1亿元。今年1至10月,88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7亿元,投资完成率8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全县经济呈现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结语
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蓬溪县政法系统将继续把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锚定“拼经济、搞建设”工作重点,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好状态,力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