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赵文 曾昌文)昨(17)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日前,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布全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名单,成都市成为全国8个试点地区之一,承担青少年、社区(村)居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任务,试点期2年。
据介绍,该试点确定8个地区分别为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试点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领导干部、青少年、社区居民、农村村民、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等,各试点地区分别选取重点普法对象开展试点工作。其中,成都市将承担青少年、社区(村)居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任务。试点要求,试点地区要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要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对守法行为的正向激励制度等。
日前,成都市委依法治市办等11部门联合印发《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紧紧围绕共建经济圈、建强都市圈、建设示范区、建好幸福城等大事要事,通过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实践养成、完善制度保障,推动全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体系成型成势,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记者看到,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分为动员部署、全面实施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将达到“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增强,公民法治素养测评体系科学有效,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四大目标。
其中,全面实施阶段时间为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在此期间,成都市将着力实施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提能”行动、青少年“学法筑基”行动、村(社区)人员“识法明理”行动、企业单位人员“守法聚力”行动等四大行动。据悉,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四大行动”将在精准普法方面下功夫,注重运用新技术分析各类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分层分类构筑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提能”、青少年“学法筑基”、村(社区)人员“识法明理”、企业(单位)人员“守法聚力”四大行动工作模式。
为充分发挥公民法治素养评估体系“指挥棒”作用,成都市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推动评建结合,形成详细、客观、全面的“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指数调查报告。同时,成都市还将通过智慧赋能普法产品,全面提能普法阵地,倾力打造普法精品,搭建全领域、全天候、全社会立体化普法平台,推动形成“闲时指尖问法”的公民学法常态。